“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校非常惦记身处祖国四面八方和海外的每一位师生的安全健康。希望每位师生都主动防护,有效应对,积极参与和配合各地的联防联控工作。”1月31日,学校致全体安中人的一封信触动了广大师生的心。2月3日,校党委转发了省教育工委《致全省教师的一封信》更是点燃了全体党员师生的“安中热情”,激励了全体师生员工与疫情赛跑的“安中速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安中心理人用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迅速的反应能力、强烈的使命担当,正在把我们能做的、该做的事稳稳地做好,为国家和社会尽我们心理人应尽的责任。
接下来,看一看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党总支第三党支部党员、教师怎么说:
1、支部书记、心理学系主任王平:
在国家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全力保障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全力防控疫情扩散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这份明确的指示,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动力和责任。现阶段我们能做的,是利用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积累的经验,为社会不同人群开展防疫期间的心理学知识科学普及,为需要我们给予心理咨询帮助的群体开展热线服务和干预辅导,这是我们心理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支部宣传委员、校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主任胡霞:
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能非常真实地感受到当前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当看到前方的医务工作者因劳累疲惫而感染病毒,我内心备受煎熬。辗转反侧之时,看到学校和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响应党中央号召,各司其职,积极参与防疫工作,我内心无比坚定。我决心发挥心理学专业专长,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积极参与宣传、推送防疫的心理知识,参加由学校和支部组织的心理援助活动,为打赢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深信,只要大家“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一定会很快战胜疫情。
3、支部纪检委员、校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教师张俊杰:
在这场特殊的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勇于承担责任,冲锋在前。学校和支部组织的心理援助活动,我都是第一个报的名。在心理援助过程中,也许一句“这不是你的错”就能改变一个人或家庭对过去的整体认知。我一想到哪怕有一句话被一个人觉得有用,我也觉得值了。
4、心理学系副主任宫黎明:
“国之所需,吾之所愿”。作为党员和心理学专职教师,很庆幸我能成为面向社会心理援助团队的一员。我们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个教师就是学校和学生的纽带,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学院对学生的那份关爱和嘱托。现在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推迟开学,但是我会带头执行学校学院的要求,带动心理学系的教师和广大学生共同关注疫情动态,用好网络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协助党支部做好心理防护科普工作,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而努力。
5、心理学系教师陈军:
作为一名非党员教师,在党支部组建面向社会的心理援助团队之初,我还是有些犹豫的。现在我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加入到这个心理援助团队,通过培训、分配任务,我感觉是非常值得的,是非常荣幸的。现在我们响应学校的号召,每一天主动在微信群里打卡接龙,接受心理援助的专业培训,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系浓浓的集体力量。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6、心理学系教师叶霖:
患难见真情,当看到“武汉挺住!”、“中国加油!”,就能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克服困难,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理应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积极投身到这场战胜疫情的活动中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歌词“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我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同心协力,武汉一定能够好起来,中国一定能够好起来。
7、心理学系教师谢姒:
党旗所指,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决心积极投身到这场心理援助的活动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心理咨询与教育的经验为打赢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没有恐慌,因为我们相信中国!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因为我们相信安中大!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党总支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将积极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在风雨中与你同心,在困难中与你同在!(王平/文 姚为久/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