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发布者: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国际合作中心发布时间:2020-04-15浏览次数:

  

2019年,学校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教秘[2015]679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皖教秘高〔201860)、《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艺术修养的通知》(皖教秘〔201948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现将我校2019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十分重视学校艺术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一、艺术俱乐部改革稳步推进

学校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制定《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学校俱乐部改革从2018级新生开始推行,以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四个学院为试点院部,从2019级开始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俱乐部制,并纳入学分管理。

(一)成立艺术俱乐部

我校公共艺术课程俱乐部制改革既立足于现有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为基础,同时结合学校艺术类社团原有基础,建立既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爱好,使公共艺术课程更加符合俱乐部教学、活动、比赛的需要。因地因校制宜,开设地方特色艺术俱乐部,开设学校特色文化活动。从2018级开始推行艺术教育俱乐部课程改革,以针灸推拿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四个学院为试点院部,成立9个艺术俱乐部,分别为书画俱乐部、摄影俱乐部、戏曲俱乐部、器乐俱乐部、K歌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话剧俱乐部、朗读者俱乐部、舞蹈俱乐部。从2019级开始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俱乐部制,在原有9个艺术俱乐部的基础上增加至11个艺术俱乐部,分别是书法俱乐部、绘画俱乐部、摄影俱乐部、戏曲俱乐部、动漫俱乐部、器乐俱乐部、K歌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话剧俱乐部、朗读者俱乐部、舞蹈俱乐部(兼体育与艺术双重属性)。通过俱乐部的设置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人文和专业素养。

(二)设置符合艺术俱乐部制教学的课程体系

积极创造条件在俱乐部中开设较为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安徽中医药大学艺术教育俱乐部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序号

俱乐部

主要授课内容


1

书法俱乐部

书法鉴赏与实践



2

绘画俱乐部

美术鉴赏与实践



3

摄影俱乐部

基础摄影课、约拍(人像精修)约拍(调色)



4

戏曲俱乐部

黄梅戏、京剧、豫剧



5

器乐俱乐部

器乐演奏入门、西洋乐民族乐鉴赏



6

K歌俱乐部

K歌表演、音乐剧导赏



7

合唱俱乐部

合唱表演、音乐鉴赏



8

话剧俱乐部

话剧表演、话剧鉴赏



9

朗读者俱乐部

诗歌朗诵、演讲与口才



10

舞蹈俱乐部

摩登舞、拉丁舞


11

动漫俱乐部

动漫鉴赏



2019年,面向全校大一大二4800余名学生,开设艺术课程11门,参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为10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艺术教师配备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公共艺术课专、兼职教师共有14人,主要来自于我校公共艺术教学部和有艺术学科背景的兼职教师。公共艺术课教师毕业于国内多所高校,学缘结构良好。公共艺术课专职教师均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培养,学校还通过多种途径,专门聘请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

(二)教师待遇

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不断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艺术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艺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工作计入工作量;对艺术教育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艺术教育管理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艺术教育管理

为了加强我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俱乐部改革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俱乐部制改革。由学校设立艺术俱乐部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设中心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委员若干。每个俱乐部配备了专职的指导教师,规范和指导俱乐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校的其他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总务处、团委、财务处等部门与艺术俱乐部管理中心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保证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二)艺术课程教学管理规范

对于艺术课程教学,教务处严格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制度管理,严控教材征订、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进度表制订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教育基础设施是保障艺术教育良好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目前,学校拥有一个大学生活动中心,4个学术报告和艺术演出大厅,5120平米的艺术活动教室,1150平方米的公共音乐舞蹈教室、1100平方米的公共书画教室等大学生艺术素质综合实践教学场所。拥有钢琴、电钢琴、古琴、手风琴、照相机、艺术类图书资料等,能较好地满足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文化艺术活动的需要。2019年学校拨款3万元用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专项支出,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教师进修交流学习、添置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俱乐部汇报演出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

五、课外艺术活动

2019年举办2场艺术教育俱乐部汇报演出,由学校教务处、团委、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主办,艺术教育俱乐部联盟/学生团体联合会承办的2018-2019学年艺术教育俱乐部汇报演和杏林花灯节——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级艺术俱乐部期中汇演。汇报演出是我校推行艺术教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既是一场汇报演出,也是一堂生动的“公共艺术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提倡学生“精通一门艺术,精彩一生生活”,旨在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汇报演出节目从书画俱乐部、摄影俱乐部、戏曲俱乐部、器乐俱乐部、K歌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话剧俱乐部、朗读者俱乐部、舞蹈俱乐部中选出。舞蹈《华尔兹》华丽典雅、青春洋溢;话剧片段《赵氏孤儿》忠肝义胆、声情并茂;书画实践《书心画意》书为心话、画乃意书;诗歌朗诵《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倚栏远望、震撼人心;话剧片段《你好,打劫》蓬勃热血,踌躇满志;二人合唱《漂洋过海来看你》沉郁顿挫,以歌传情;朗诵《最后一只藏羚羊》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二人合唱《丑八怪》低韵悠转、放肆去High;《茶艺表演》清新典雅、古韵幽香;戏曲《春香传》《对花》淳朴流畅,清新明快,整场演出在学生中反响较好。

1129日,杏林花灯节——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级艺术俱乐部期中汇演精彩上演。本届花灯节由校团委、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主办,校学生会、学生团体联合会、艺术俱乐部联盟承办。数千名安中医学子共享这华灯璀璨流光溢彩的夜晚。点灯前,各艺术俱乐部带来精彩表演。书画俱乐部《丹青流韵,纸上芳华》舞蹈俱乐部《沂蒙颂和千盏》合唱俱乐部《成都》朗读者俱乐部《少年中国说》戏曲俱乐部《戏曲串烧》K歌俱乐部《尘埃》器乐俱乐部《千与千寻》动漫俱乐部《cosplay走秀》。晚上六点,1200盏花灯次第点亮,花灯大赏拉开帷幕。本届花灯节以庆祝安徽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为主题。展示花灯分为宣纸花灯、砂纸花灯、剪纸花灯等,活动现场有挂祈福带、猜灯谜、现场剪纸、画表情包、对中药对联、花灯艳舞、看图说剧、取字诉衷肠等互动节目。用花灯展现中医药之美,融合安中医特色,展示医学生的巧思和创意,点点灯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传递暖入人心的氛围!

通过大学生艺术社团,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目前,我校艺术类社团有9个,会员共计5600余人。大学生艺术社团是大学生施展艺术才能的重要平台,以小社团、大文化的社团文化活动为载体,多个社团联合举办社团文化节,包括国学达人挑战赛、新生舞蹈大赛、漫画大赛、书画交流会、歌曲大赛、英语风采大赛、主持人大赛、团体辩论赛 、读者交流会、“阅读经典-走进大师”读书节活动、大学生演讲赛、摄影大赛、校庆六十周年师生书画展等各项艺术、文化、实践类活动30余项,共有1.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另外,我校专门成立大学生艺术中心,下设民族交响乐团、管弦乐团、戏曲团、舞蹈团等,定期对艺术爱好者进行培训指导,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艺术生活。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配合路标、宣传栏、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2019年,我校建成少荃湖校区校史馆、新安医学文化馆,为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构建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美丽和谐的校园艺术文化体系,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乐园。

少荃湖校区校史馆位于图书馆南六楼,建设面积400平方米,以学校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彰显学校精神为核心,分为“序厅”、“栉风沐雨、学院初建”、“学府新春、二次创业”、“世纪跨越、乘势而上”、“大学泱泱、续写新篇”、“党建引领、铸魂育人”、“放飞梦想、铸就辉煌”七大展区。展馆在传统图片实物陈列模式的基础上,配以模型、多媒体视听和触摸屏的展示形式,借助展板、展架、灯箱、文化墙等载体,以声、光、电等技术,演绎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变迁和发展的历程,记载了创业的艰辛、开拓的汗水和奋进的收获,是学校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彰显办学精神、凸现办学特色、展示学校发展的辉煌成就,激励更多中医学子致力中医药事业发展。

少荃湖校区新安医学文化馆位于图书馆北六楼,建设面积600平方米,分为“序厅”、“人文背景”、“医学源流”、“新安明医”、“各家学说”、“儒医心传”、“各科成就”、“现代发展”八大展区,以实物展示、视屏播放、触摸查寻、情景再现、全息成像、幻影成像、体验互动等内容和形式穿插其间。新安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特色优势明显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新安医学教学是我校“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的特色教学内容和中心教学环节之一,为迎接学校60华诞,打造一个新安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场所,更为全面展示新安医学的历史源流和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新安医学展览展示、传授传播、教育宣传、教学培养、传承保护的综合功能,学校在少荃湖校区新建新安医学文化馆。新馆不仅是展示安徽省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窗口,更要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宣传传承保护基地。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拓展,让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艺术文化的魅力,学校开展了校园道路命名征集活动、艺术作品展出活动、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公示和奖励制度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俱乐部汇报演出、学校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八、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艺术教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如开设的课程有限,教师队伍有限,俱乐部内部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逐步增加艺术俱乐部和公共艺术课程的门数,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俱乐部内部管理体系,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改革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改革研究须进一步加强

公共艺术教研室专兼职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在教学当中,课题论文尤其是高质量课题论文数量偏少。这是由于担任共公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由音乐、美术教师构成,进行教研、科研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加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基础文化素质,积极探索本领域的系统知识,增强教研、科研能力。